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银行对于风险房企信贷敞口约9740亿元,目前没有系统性风险!

银行对于风险房企信贷敞口约9740亿元,目前没有系统性风险

时间:2025-07-07 10:56:27 来源:八面见光网 作者:知识 阅读:720次

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的银行约亿元目有系同时,我国银行业也进入追求高质量、对于数字化为导向的风险房企风险转型期,盈利模式和经营策略上的信贷变化也受到广泛关注。

8月18日,敞口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没二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速相较一季度将有所放缓,统性但预计利润增速仍旧会相对可观。银行约亿元目有系

“整体来看,对于全年银行业的风险房企风险营收依赖于宏观经济的走势,我们预计国有银行能实现中单位数的信贷利润增长,股份制银行利润增速保持在10%以上水平,敞口城商行或可实现15%-20%的前没利润增长。”颜湄之进一步指出。统性

那么,银行约亿元目有系具体来看,银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出哪些特点?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利润增速相对可观

颜湄之分析认为,二季度银行业利润增速相较一季度将有所放缓,但预计利润增速仍旧会相对可观。

“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净息差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颜湄之告诉记者,而在贷款增长强劲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手续费收入偏弱和信贷成本可能会有所上升的情况。

“整体来看,全年银行业的营收依赖于宏观经济的走势,我们预计国有银行能实现中单位数的利润增长,股份制银行利润增速保持在10%以上水平,城商行或可实现15%-20%的利润增长。”颜湄之进一步指出。

瑞银方面认为,经济反弹的决定性因素包括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局面将得到扭转,政府对于新经济、平台经济的监管常态化放松,以及明年专项债额度的提前下达,进一步刺激经济活动等方面。

“根据相关测算,我们预计银行对于风险房企的信贷敞口一共是9740亿元,占比房地产开发贷的比率为15.1%,但仅占银行总贷款余额的0.9%。”瑞银进一步指出。

整体来看,在应对相关风险方面,银行主要有三层缓冲垫:一是银行每年可以产生8.5万亿元收入、6.2万亿元拨备前利润、2.3万亿元净利润;二是银行系统有5.8万亿元拨备(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三是银行系统有4.1万亿元额外的资本金。

“我们目前认为没有系统性风险,但需要注意房地产行业的上下游受影响导致经济下行的情况。”颜湄之表示。

息差方面面临压力

颜湄之分析认为,在宏观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也会反映到银行上。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贷款利率和贷款的量,另外是资产质量。

“银行业的利润增速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放缓。之后可能还要继续放缓。”颜湄之告诉记者,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银行业在持续降息,所以利差方面会有一些压力。具体来看,相关压力需要进一步评估,估计同比减6-10个基点(BP)。

另一方面,银行业利润增速还需要考虑的现实情况是手续费收入整体偏弱,加上资本市场活动相对较弱,在代销方面表现一般。信贷成本方面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对于今年银行业的股价表现,瑞银方面表示,总体股价是下跌的,但下跌得比指数少很多,港股银行板块平均下跌4.7%,A股银行板块跌了9.8%。对MSCI(明晟)指数来讲,港股银行今年跑赢14.1%,A股银行也跑赢8.9%,主要是跌幅相对较小。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中小银行共处置不良资产6700亿元,同比多处置1640亿元。不过,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持续拓宽,整体银行业风险区域收敛、风险可控,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

在地产领域,瑞银指出,对于在低线城市按揭敞口较大的区域性银行和对于民营房地产开发商敞口较大的银行来说影响比较大。

理财产品收益下滑

记者还注意到,在7月权益市场出现震荡回调、资金避险情绪有所升温的情况下,权益类产品吸引力相对下降,而固收类产品作为投资者避险的一种投资选择,追求相对稳健的收益表现,成立规模增长明显高于权益类产品。

一般来说,“资产荒”并非指没有资产可投,而是收益高的优质资产越来越少。对机构而言,“资产荒”意味着市场可投的资产覆盖不了资金成本。

对此,颜湄之告诉记者,资金端方面,相比收益率,越来越多的银行在关注客户粘性的问题。在低利率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向固定收益或是权益市场。“我们认为这一块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

机构方面,颜湄之表示,大型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起步比较早,做了至少有两三年了,所以相对来讲,设施、IT、人员都到位得比较全面一些。当然,在早期基本上还是以卖自己的产品为主,代销的产品其实不是很多。

“现阶段理财子公司更多地还是卖一些固定收益的产品,一些股权资管项目在发展,但是产品相对没有那么多,还有很多可能是现金管理或者货币市场基金类的产品。”颜湄之进一步指出。

理财产品利率方面,她告诉记者,现阶段下行趋势相对缓慢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普遍的投资收益回报在年化百分之三点几左右,这也反映了总体利率水平在下降的趋势。

颜湄之认为,对银行来讲,在息差压缩的过程中,很可能是过渡性的,慢慢往下降的,同时负债端也可以降一些,进行缓冲,不排除未来存款利率逐渐下降的可能。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江淦钧白手起家创业20年赚得63亿身家 索菲亚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发力大家居突围
  • 中国已担任联合国安理会8月轮值主席,外交部表态
  • 交通银行发布公告:提前还贷 政策有变!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阶发展的优势因素与路径选择
  • 深圳信诚等独立代销机构频遭“解约” 基金销售行业洗牌加剧
  • 8月共69款游戏获批 今年四批过审名单腾讯、网易均未在列
  • 前海开源基金:两大因素致市场大跌 但市场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 管涛: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一个都不能少
推荐内容
  • 爱波瑞集团董事长王洪艳:左手用精益降低浪费,右手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全价值链水准,是企业绕不过去的路径
  • 佩洛西此前所乘专机(呼号SPAR19)起飞,目的地未知
  • 天津市四部门:开展地方财经、金融等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整治
  • 赵长鹏称币安合规化花费超10亿美元,否认因KYC认证流失90%用户
  • 发疯文学引来消费者激情下单 汪小菲的麻六记这波赢麻了
  • 半年利润8000万,却要分红5.4亿?艾比森“大手笔”分红引深交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