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广东海上风电:乘“风”破“浪”上“网”来!

广东海上风电:乘“风”破“浪”上“网”来

时间:2025-07-07 10:19:54 来源:八面见光网 作者:娱乐 阅读:125次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绿电”海上来。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供图)

在广东阳江附近的广东海面上,一座座风机岿然屹立于蔚蓝大海之上,海上把阵阵海风转化为电力。风电据阳江市相关部门介绍,乘破目前阳江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50万千瓦,浪上约占全国13.3%、风占广东省53.8%,广东并网规模和投资额均居广东省前列。海上

这是风电广东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双碳”目标和低碳转型背景下,乘破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浪上不占用土地、风适宜大规模开发等优势,广东加上海上风电产业链成本下降、海上风机大型化技术突破等,使得广东海上风电乘“风”破“浪”,迎来高增长。

海上风电迎来高增长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广东规划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7吉瓦。据统计,目前广东共有16个市发布了“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其中规划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0.9吉瓦,已超出全省规划目标。近期,随着潮州提出的43吉瓦海上风电场规划以及汕头提出的谋划推动60吉瓦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等长期规划,“十四五”期间广东海上风电装机有望大超预期。

我国海岸线漫长,相对于陆地,近海风能资源更为丰富。广东作为沿海大省,海岸线超4000公里,具有天然优势。随着海域资源的不断开发,海上风电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2022年上半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批复了两个海上风电项目用海权。两个项目总计1350兆瓦,分别是粤电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项目,用海期限28年;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350兆瓦海上风电增容项目,用海期限27年。

探索海上风电市场化道路

在海上风电项目平价化的大浪潮下,政府、交易中心和企业等各级主体都在积极参与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探索海上风电市场化道路。

今年7月,广东500千伏汕尾甲子海上风电场项目(一期、二期)接入系统工程——500千伏玄茅线正式投产,意味着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打通了国内首个平价海上风电场项目电力上网通道。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约14.89亿千瓦时,将有效缓解当前广东省内用电紧张形势,进一步优化省电力输电网架结构。此外,该项目投产与燃煤电厂相比(按替代标准煤耗315克/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42.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6.05万吨。

据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计,截至2021年底,广东共有21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部机组并网,累计并网总容量650万千瓦,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约550万千瓦。

广东电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为海上风电并网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优化并网流程,服务投资主体,开展海上送出接入系统审查、电网接入工程建设、并网调试等,保障了海上风电的‘能并尽并’。”

为全方位支持海上风电发展,广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基于湾区外环的柔直互联”目标网架重点工程,构建容量充足、结构清晰、运行高效、事故可控的大湾区主网架结构,保障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新能源并网质量和效率。

“海上风电面临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不稳定性,为了保持整个电网的运行,发电和消纳的衔接也需要储能的参与,我们推算要求配备的储能占风电发电能力的10%到20%。”南方电网广东公司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部长杨银国介绍。

目前,广东电网正开启两步走:一是将加强海上风电的配套储能建设。根据最优配套测算,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需额外配置约700万千瓦储能。二是计划到2030年将建设海上风电接入电网输电线路超过1000公里,以支持海上风电发展和消纳。

海上风电技术设备

不断朝“深海”前进

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对技术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驱使着海上风电技术设备不断朝着“深海”前进。

9月28日,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再添利器,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投运,这对加快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迈进、推动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具有重要意义。

9月29日,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简称“”)面向全球正式发布新一代科技创新产品“OceanX”(中文名“蓝色能动号”)双转子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泛海域。

近期,在广东汕头规划建设的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海上风电并网测试机组通过国家认证,即将投入使用。基地还将建设最大可承载2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测试机位,打造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认证检测服务平台”与“公共试验平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风能部部长赵玉介绍,广东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建成后,风机检测能力将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支撑了海上风电能源的市场化。2021年,广东印发了《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聚焦海上风电产业关键环节,如推动海上风电技术进步,促进相关装备制造及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强对全省产业基地规划布局统筹等,致力于补齐海上风电发展产业链。

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当地坚持“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细化分解装备制造各部件各环节,围绕整机和叶片、电机、塔筒、海底电缆、电梯等关键部件,重点筛选了明阳智能、等两家整机制造厂和中车电机、东方海缆等30家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基本涵盖了从整机集成到核心零部件制造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不断显现。预计到2023年,阳江市风电整机最大产能可达1000台/年,装机容量650万千瓦,成为全广东乃至全国风电装备制造规模最大的集聚区。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解读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金融业如何保驾护航?
  • 东吴证券点评6月金融数据:结构改善 需求转圜
  • 神火股份:上半年净利预增208.46%
  • 雅各臣科研制药获控股股东岑广业增持合共820万股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名在校学生核酸检测阳性,校园临时管控
  • 宗校立:非农数据异常亮眼 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 抢购俄油大军再添一员!巴西将从俄罗斯进口低价柴油
  • 成品油将再度降价,92号汽油或重回“8元时代”
推荐内容
  • 沙特爆冷全国放假、卡塔尔室外空调,重金玩足球,中东土豪谁更“壕”?
  • 特斯拉回应苏州钣喷中心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 令人震惊!这家券商连续6年财务造假 金额超63亿!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统统被罚
  • 九成债权人反对!恒大债券二次展期方案未通过
  • 拿到这项重要业务首批“入场券” 多家券商透露布局最新进展
  • 2000亿新能源巨头大跌,被徐翔妻子一句话“引爆”!德国要取消2035年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