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茅奖”获奖作品改编,原创话剧《钟鼓楼》年底将登陆北京上海
获得了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钟鼓楼》,是武获著名作家刘心武的经典之作,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奖作剧钟将登京上
刘心武老师曾阐释,《钟鼓楼》是创话一部有生命的,写实的鼓楼现实主义作品,而现实主义的年底回归是艺术的必然趋势。同时,茅奖它又吸收了西方后现代“同空间不同时空并置”的刘心陆北创作方法,用耳目一新的武获方式讲述老北京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奖作剧钟将登京上作品,若搬上舞台,品改必定会产生更奇妙的编原化学反应。
原创话剧《钟鼓楼》应运而生,由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出品,携手“新京味儿导演”、“鬼才导演”黄盈等优秀主创,让它以另一种方式在舞台上“活过来”。
原创话剧《钟鼓楼》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周边一座四合院里的故事,一块小金表、一场80年代的四合院婚礼是它长长的引线,带我们一同回到1982年12月12日那一天。短短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我们可以在这里看见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频繁穿行于时而重叠、时而疏离的时空网格之间。声音、脸孔、一举一止,生龙活现,不同的追求、不同的欲望、不同的观念...也悉数被刻画、被展现。
北京钟鼓楼,或许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它作为几百年来一直默默伫立在北京中轴线终点的古老建筑,永久地扎根于浩瀚时间长河之中,曾以轰鸣四方,向整个城市宣告时间的流逝。
但如今钟鼓楼已从敦促者,变成缄默的见证者,时常能嗅到透过古老砖石吹来的新鲜气息,周遭的景象日新月异,喧嚣市巷、人声鼎沸、永远热闹非凡。千千万万颗微如尘埃、有关历史或命运的故事不停在他们的注视下闪过,于是他们眼中的时间因此变得具象。
时间淌过城市,成了历史;
时间流过了人,成了命运;
对于钟鼓楼来说,周遭的一切,好像是翻天覆地了,但又像在不断地重复回环。
时间,是个圆吗,在周而复始?还是一支飞箭,一旦离弓便再不回头?
原创话剧《钟鼓楼》,将于今年11月首次以舞台作品的形式,隆重登陆北京、上海。邀你亲身踏进80年代那一段并不算遥远的岁月,思考关于时间的命题,一幕幕老北京四合院里鲜活生动的人情故事,即将诚意上演。
(责任编辑:探索)
- ·38死2伤,涉事企业法人代表已被控制!安阳火灾事故最新通报:员工无证违规进行电焊作业
- ·数读|人均单次花650元 谁在为露营买单?
- ·理想汽车大涨近7%,中信证券看好高呼有翻倍上涨空间
- ·多地发放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 知情人士透露申请竞争激烈
- ·无人车配送一哥Nuro裁员过冬!估值86亿美元,谷歌孙正义丁磊投资,落地送生鲜一单运费40元
- ·银保监会:全面叫停新设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
-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人均GDP增速
- ·AI作画时代到来:“吃”了足够数据后,AI会取代插画师吗?
- ·又一家央企退场保险业,第4家外商独资寿险公司会就此诞生吗
- ·频繁召回、销量低迷,“特斯拉杀手们”为何这么惨?